对于日本的这一情况,世卫组织也作出回应。雅沙雷维奇表示,新冠疫情的未来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世卫组织正在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目前,全球仍处在大流行之中。
雅沙雷维奇强调指出,即使新冠病毒成为地方性流行病,也不意味着它就不再具有危险性或破坏性。“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能够控制住这种病毒,通过大范围的疫苗接种、推广抗击疫情的工具,大大减少新冠重症和死亡。”
今冬疫情可能会如何发酵?
北半球即将迎来一个尤为寒冷的冬天。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10月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到冬季将发展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
除此之外,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也发布了气象预警,受拉尼娜影响,今年10月到明年初北半球气温或较往年同期偏低,甚至可能出现极端严寒天气。
寒冷的天气为全球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从世卫组织统计数据可以看到,10月下旬以来,全球新增病例再次出现上升趋势。其中欧洲区域尤为严重,目前已成为全球疫情新的“震中”。
欧洲疫情变化。/世卫组织官网截图
迈克尔指出,欧洲的疫情发展情况可能反映了一点,那就是全球可能面临着新一波疫情的冲击。许多欧洲国家放松了社交管控措施,而随着冬日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集在室内。但是,儿童的疫苗接种行动、第三剂加强针疫苗接种行动都刚开始,若是前两剂疫苗免疫力下降与室内聚集相结合,可能会导致全球疫情再次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