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花几元租号 未成年就能绕过防沉迷“禁令”?

非但如此,租号平台还会想方设法帮助承租方规避掉游戏平台的防沉迷措施。在一家号称创立6年、服务过5000万用户的租号平台上,号主出租账号时会被要求“发布腾讯手游账号时确认账号已过人脸识别”,以确保所有承租人不必在游戏过程中人脸识别不通过被强制下线,不免有为其中部分未成年人逃避防沉迷机制之嫌。

6日晚,针对未成年人租号打游戏的问题,腾讯回应称,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截至目前,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8月30日关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最新规定出台后,腾讯予以了坚决落实。

分析

技术手段防沉迷是终点吗?

不得不承认,总有一些未成年人想方设法绕开防沉迷机制。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游戏圈业内人士普遍赞同的解决方案是将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到网游登录验证程序中。事实上,在国内,腾讯游戏已经率先试点应用了这项技术,并且在今年早些时候正式上线了“零点巡航”功能,就是基于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验证手段堵住身份冒用的漏洞。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平均每天有580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验证,90%以上拒绝人脸识别或未通过验证的人被阻止登录账号。腾讯控股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也显示,2021年7月,平均每天有1360万未成年人账号因触发1.5小时游戏限制而被系统强制“踢”下线;平均每天有825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4.9万个账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验证;其中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登录环节有92.4%的账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

尽管腾讯旗下已有60款游戏使用了该项技术,但也有不少游戏圈业内人士对全面应用此项技术持悲观看法。专做游戏评论的博主“团子好贵”透露,“防沉迷的人脸识别是需要实时接入公安数据库进行验证的,每次进行人脸识别,游戏厂商都需要付费,一般的小游戏厂商根本承受不起这种成本,目前也只有腾讯全面接入了这个系统。”

上一页3/6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