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王新华:中医药预防温病大有可为

当前,全球疫情依然严峻,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充分发挥治未病、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交出一份出色答卷,为全球抗疫开出了“中国处方”。

8月20日下午,在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呼吸疾病论坛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全民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控质量”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广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王新华以连花清瘟组方为例,详细介绍了《温病病症结合模型构建及其用于温病预防的研究》,再次证明面对各种变异甚至重组的新冠病毒,中医的整体观和思维方式有着特殊的优势。

伏邪学说指导战“疫”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中医药抗疫历史有数千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明代吴又可《瘟疫论》专门论述了瘟疫防治“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清代叶天士提出了外感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医药和病毒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王新华介绍,在中医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坚持“辨病论治”结合“辨证论治”来防治瘟疫。“辨病论治”是指在病因、病理、病位都很明确的前提下,针对“病”的共性规律采用专病专方治疗,并与“辨证论治”相互补充。

王新华还通过中医的“伏邪学说与温病病症研究”,向与会专家学者们具体介绍了“伏邪”与温病发病、温病的辨治等内容,从伏邪温病的机制探讨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优势。从中医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病因多为湿热疫毒,当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时发病,其病机特点是湿毒伏匿、湿邪内困,导致“湿热蕴结证”,因此,新冠肺炎属于伏邪温病的一种。

上一页1/3下一页全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