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癫痫患者而言,一张小小的急救卡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救命符”。当患者在陌生环境中突发癫痫,意识丧失无法沟通时,急救卡上的病史信息和紧急联系方式能帮助施救者*速了解病情,采取正确急救措施,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这张卡片承载的不仅是文字信息,更是连接患者、施救者与医疗系统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
急救卡上 有的核心信息
癫痫急救卡的价值在于“信息精*、要素完整”,核心内容需涵盖四大类关键信息。病史信息部分要清晰记录癫痫诊断类型(如多方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等)、确诊时间和主要发作表现(如发作时是否有舌咬伤、尿失禁等特点),这能帮助急救人员判断发作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用药情况是重中之重,需详细列出目前服用的抗癫痫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如“丙戊酸钠0.5g每日两次”),以及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避免急救时使用禁忌药物。基础健康信息也不可或缺,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血型、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女性患者需注明是否怀孕,这些信息对综合评估病情至关重要。
紧急联系信息要确保“双重维护”,至少填写两位紧急联系人的姓名、关系、手机号码,建议一位为家属、一位为日常照料者,联系方式需24小时保持畅通。同时应注明患者的主治医生姓名和医院科室,方便急救人员在需要时直接联系专科医生获取诊疗建议。部分患者还可添加特殊说明,如“发作时无需强行喂药”“对苯巴比妥过敏”等注意事项,用简洁文字提醒施救者规避风险。
科学制作:细节决定实用性
制作癫痫急救卡需注重“易读性、耐用性和便携性”三大原则。卡片材质建议选择防水耐磨的PVC材料或硬质卡纸,尺寸以信用卡大小(8.5cm×5.5cm)为宜,便于放入钱包、手机壳或挂在钥匙扣上。信息填写要采用清晰工整的字体,关键内容(如药物名称、电话号码)可加粗或用不同颜色笔标注,避免使用连笔字或生僻缩写。对视力不佳的患者,可选用大字号印刷,必要时添加二维码,扫码后可显示更详细的电子病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