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对的,是更容易感染且更容易发生重症的“大冤种”基因。代表性基因有HLA-B*46:01,在全球所占比例约6.1%,中国约10%~15%。白细胞、I型干扰素、记忆T细胞的相关调控等,也可能会影响新冠易感性。总而言之,人体拥有复杂的生理机制来应对新冠病毒,确实存在一部分天选之子不易被感染。但这些基因目前还没有被遗传学家找齐,需要继续研究才能揭开更多真相。科学家们通过这些研究,能够启发未来研发出更高效的疫苗和药物,让普通人也能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力,感染更少,症状更轻。
没“阳过”的人会更脆弱吗?
感染后病情的轻重与病毒的致病力有关。目前,奥密克戎各变异株的致病力相差无几。如果是曾经“阳过”的人再次感染,病情可能会相对第一次感染更轻。没“阳过”的人感染,病情也会与其他人第一次感染时程度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