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损伤大脑
美国波士顿大学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只有在睡眠状态下,才会开启“自动清洗”模式,清除大脑内的相关毒素(代谢废物),而熬夜会对这一过程造成干扰,甚至会让全身器官透支。
3.心脏受累
长期熬夜可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如果还继续熬夜的话,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心动过速而引发室颤,甚至造成心源性猝死。
4.皮肤遭殃
经常熬夜的人会引起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皮肤干燥、没有光泽,出现粉刺和暗疮等。
很多人对于熬夜的定义并不了解,认为晚睡就是熬夜,比如超过11点睡就是熬夜,真的是这样吗?
二、到底怎样才算是熬夜?
熬夜属于一种个体化的行为,一般指困了却不睡觉,而在做一些跟睡觉无关的事情。由于每个人的睡眠需求量有差异,平时习惯的睡眠模式不一样,因此很难用具体的时间来定义熬夜。
通常来说,熬夜是指睡得不规律、睡得不够。比如,以需要8小时睡眠的人来举例:
·如果总在凌晨2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导致睡眠被剥夺,就算熬夜;
·同样是凌晨2点睡觉,但第二天上午10点才起床,而且白天精神很好,这就不算熬夜,叫做睡眠相对延迟;
·如果是习惯在晚上10点睡觉的人,却要熬到11点才肯睡,也可以算熬夜。
所以,至于几点睡才算是熬夜,要根据个体的年龄、习惯以及睡眠需求量等原因来决定。
三、不得不熬夜,有什么补救措施吗?
熬夜危害大,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有时不得不熬夜,这时该如何补救呢?如果不得不熬夜,可以做好下面5件事来补救。
1.在白天先睡1~2小时,即使睡不着,也要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2.晚餐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3.晚餐后最好不要喝咖啡,可以选择喝杯红茶;
4.如果是熬夜看比赛或看剧,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5.熬夜后第二天不要赖床,不管晚上睡多晚,第二天清晨都不要赖床,中午可以午睡半小时进行补觉。
如果你想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任何时候都不晚,从今天开始,减少不必要的熬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