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小儿高血压 > 正文

小儿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

(3)饮食:钠离子有一定的升压作用,而食鱼多者较少患高血压病。因此,对高危人群应限制高钠盐饮食,鼓励多食鱼。膳食中食盐量过多可导致高血压,而摄盐量每天低于3g则很少发生高血压。美国芝加哥调查11~14岁儿童每天盐摄入量近8g(含钠136.7mmol)可引起高血压。但是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改变摄盐量和血钠水平,只能影响一部分个体的水平,特别是有遗传性钠运转缺陷者,对摄盐敏感才会致病,因此摄盐的致病是有条件的。饮食中钾含量过低,饱和脂肪酸过多及低钙可促成高血压。

(4)肥胖:肥胖者由于脂肪组织的堆积,使毛细血管床增加,引起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日久易引起高血压和心脏肥大。另外高血压的肥胖儿童,通过减少体重可使血压下降,亦证明肥胖对血压升高有明显影响。儿童血压与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体重最明显。北京城区1164名正常儿童纵向8年调查,肥胖儿连续2年高血压检出率是非肥胖儿的5倍。其中465名6岁儿童在8年观察中发现,随肥胖度的加重,血压百分位数增高,到13岁肥胖儿高血压检出率高达14.7%,而对照组同龄儿则为4%。美国2445名年龄7~18岁学生血压调查表明体重指数持续在第90百分位以上者,至成人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为体重指数在第50百分位以下的9~10倍。肥胖是小儿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已得到公认。

(5)运动:对少儿运动员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使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减慢、消耗多余的热量,从而有效地控制肥胖、高血脂、心血管适应能力低下等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的形成与发展,为成人期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良好的基础。

(6)其他:种族间患病率有差异,美国黑人多于白种人。此外,长期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睡眠不足、吸烟等,由于机体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血压升高。

二、发病机制

正常血压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取决于心排出量和外周阻力。而心排出量本身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外液容量、心率和心肌收缩性等;总外周阻力也受各种因素影响,如交感神经系统的α受体和β受体、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缓激肽等。此外还有自身调节机制。因此高血压发生主要是影响上述因素而产生。原发性高血压发生与遗传、性格、肥胖饮食等因素有关,但如何影响上述因素仍未完全阐明。

上一页3/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