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快速导航

水、电解质紊乱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作者:中华网 2020-01-08 15:27:40

5、钙离子代谢异常:血钙的浓度除受磷的影响外与蛋白质的浓度、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等也有关。钙主要参与成骨作用,以及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它可使神经兴奋阈上升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6、镁离子代谢异常:镁离子是机体内主要元素之一,它与神经间隙及交感神经节等部位的乙酰胆碱分泌有关,对神经、肌肉有抑制、镇静作用,镁离子缺乏时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一般由于镁的摄入不足、肾小管的再吸收障碍,内分泌障碍,长期禁食、吸收不良、慢性酒精中毒、胰腺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性昏迷、长期使用利尿剂、血紫质病等。低血镁症常伴有高血钙。水、电解质紊乱伴发精神症状的因素往往并非单一因素,各种因素共同是脑功能受累,同时在患者本人性格、心理应激等因素作用下,出现精神症状。

二、发病机制

水、电解质紊乱伴发精神症状或意识障碍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往往并非单一因素。水电解质紊乱时精神障碍发生的主要因素,尚有其他因素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如其他生物学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遗传因素、人格特征,以及既往的神经精神病史等;心理因素则包括应激状态、长期的心理矛盾等;环境因素,如居住拥挤,环境嘈杂、潮湿,空气污染等,均可成为精神障碍的促发因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能量供给不足:由于水、电解质紊乱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致使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这是此类精神障碍发生的主要机制。

2、脑低氧:由于水、电解质紊乱可出现微循环障碍等,均可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发生脑功能受损,这也是发生精神障碍的重要机制。

3、机体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时,可体液代谢与酸碱平衡紊乱出现酸中毒、碱中毒、低钾血症等,势必影响脑功能而出现神经精神障碍。

4、应激反应:水、电解质紊乱时,外源性应激源和心理性应激源作用于机体,通过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及免疫机制,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大脑直接或间接受累,致使其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5、个体易感性: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和个体素质或性格缺陷有关,如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家族史者占2%~8%,高于普通群体;性格内向、急躁、固执、任性者躯体疾病时易发生精神障碍;大脑功能稳定性差者,如老年及儿童躯体疾病时易发生谵妄等。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