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后葡萄膜炎 > 正文

后葡萄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后葡萄膜炎根据病因和相关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感染性,另一类为非感染性。前者又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和螺旋体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后者则又可分为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后葡萄膜炎、单纯后葡萄膜炎和伪装综合征。

1、在感染性后葡萄膜炎中,20世纪初曾作为主要病因的结核和梅毒目前已不多见。但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人数增多,结核作为一种机会感染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机会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所引起的视网膜炎也日益增多。随着免疫抑制药在一些特定人群中的应用,真菌性眼内炎也时有发生。我国眼弓形虫病与欧美国家相比,发生率非常低。尽管在我国文献中时常有眼弓形虫病的报道,但是这些报道均是基于血清学检查,并未进行眼内液抗弓形虫抗体测定。因此,其诊断有很大的疑问。

2、在非感染性后(全)葡萄膜炎中,Behcet病性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有人对1214例葡萄膜炎患者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二者分别占患者总数的18%和16.1%,其他类型诸如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交感性眼炎、Fuchs综合征(虽然其主要引起眼前段炎症,有时也可引起后葡萄膜炎)、匐行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Eales病、视网膜下纤维化和葡萄膜炎综合征等也时有发生。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