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健康新闻 > > 正文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主要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丢失过多及先天储备不足等原因引起。

母乳中铁含量较低,如果6个月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或长期以未强化铁的配方奶为主食,会导致铁元素供给无法满足婴幼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建议逐步引入强化铁米粉、红肉泥等高铁食物。

慢性腹泻、肠道炎症或乳糜泻等疾病会影响铁的吸收效率。维生素C摄入不足也会降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并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等促进铁吸收。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双胞胎因追赶性生长速度更快,对铁的需求量是足月儿的2-3倍。生长突增期的婴幼儿也易出现相对性铁缺乏。这类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充铁剂。

反复鼻出血、肠道息肉出血或牛奶蛋白过敏引发的慢性肠道失血,均可导致铁丢失超过摄入量。需通过便潜血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并更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控制过敏。

孕母妊娠期缺铁或胎盘功能不全会导致胎儿期铁储备减少,尤其孕晚期是胎儿铁储备的关键阶段。母亲孕期应保证每日摄入60mg元素铁,可通过动物肝脏、血制品等食物补充。

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需从孕期开始加强母亲铁营养,出生后坚持母乳喂养并适时添加高铁辅食。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过早引入鲜牛奶。对于已确诊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补铁治疗,同时注意膳食搭配,增加动物性食物和维生素C的摄入,铁剂治疗期间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吸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