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健康新闻 > > 正文

男子体验采耳导致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怎么治疗?

“清洁耳道使用的工具属于医疗器械,医院从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再回到临床使用,有着严格的执行环节和流程。”医生解释,在医院,所有使用的医疗器械会被送至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高温高压消毒,其灭菌温度为143℃,压力在201.7到229.3千帕,确保安全、彻底、有效消杀。由于真菌有坚固的细胞壁,它们能够在低温条件下长期存活,传统的加热灭菌、紫外线灭菌也无法完全将其杀灭。另外要注意的是,生活中常用到的酒精虽然用于消毒,但对于真菌并没有有效的杀灭作用。

外耳道干燥清洁可避免真菌感染

医生提醒,采耳这一行为工具消毒不彻底,容易将真菌或霉菌带入耳道内,如果霉菌长在鼓膜上,可引起听力减退、耳鸣;另外,采耳时稍有不当操作,容易损伤外耳道或鼓膜,造成外耳道感染,形成疖肿或鼓膜穿孔,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反复掏耳还容易刺激外耳道的皮肤,导致角质层肿胀或长期慢性充血,更利于细菌生长。

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

“从医学上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掏耳朵,除非耳道被耳屎堵住,导致听力下降、耳痛,但这种情况要及时找医生处理。”医生解释,耳垢也称耵聍,不仅能保护耳道皮肤,黏附外来物质,阻隔巨大噪声保护鼓膜,其中富含的脂肪酸还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对多数人来讲,耵聍会随着日常生活中的讲话、吞咽等动作从外耳道排出,所以不用经常掏耳朵。

如何避免外耳道真菌感染?

医生介绍,外耳道的干燥清洁很重要,游完泳或者洗完澡后,要用棉签将停留在外耳道的水擦干,保持干燥清洁,婴儿尤其要尽量避免液体流入耳朵,洗澡时建议用棉花塞住婴儿耳朵;避免用不洁净的工具掏耳,或是抠完脚后又去掏耳;平时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如果耳朵有明显的堵塞感,出现听力下降、耳朵痛痒,以及采耳后出血、疼痛、肿胀等情况,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上一页2/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