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健康新闻 > > 正文

什么原因切输卵管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切掉健康的输卵管

BRCA1和BRCA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能产生蛋白质、修复破损DNA。与之相关的任何突变,都可能增加基因的不稳定性,从而增加乳腺癌、卵巢癌等风险。

邹世恩就曾接诊过一名女性。她有癌症家族史,基因检测显示存在BRCA胚系突变。“她也是医疗从业者,掌握一些专业知识、查过文献,知道自己未来患癌的几率较大。”

据北大国际医院乳腺外科的研究,我国每年新增26万乳腺癌患者,其中5%携带BRCA胚系突变。我国《卵巢癌诊疗指南(2022年)》显示,目前已知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约有20个,以BRCA影响最为显著。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中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分别为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BRCA1突变携带者,她于2013、2015年分别预防性切除了双侧乳房、卵巢及输卵管。但不同于朱莉,OCRA切除输卵管的建议面向的是“一般风险”人群,即不携带突变基因、没有家族史等风险因素者——可以理解为“每一个有卵巢的女性”。

乳腺癌有多种早筛手段,如乳腺超声、X线检查、磁共振(MRI)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指出,多项前瞻性RCT临床试验结果分析,有效筛查可使乳腺癌病死率降低20%。

但遗憾的是,迄今全球仍缺乏针对卵巢癌的有效筛查方法和早期诊断策略,7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2021年,英国发布一项20万人研究,认为早前被寄予厚望的经阴道B超、血清糖类抗原(CA)125等手段,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单独或联合使用,都不能达到早期发现卵巢癌并最终降低人群卵巢癌死亡率的效果。

2018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表声明指出,针对一般风险人群的卵巢癌筛查,不能降低卵巢癌死亡率,筛查出现假阳性结果反而会增加中至重度伤害。我国《卵巢癌诊疗指南(2022年)》也明确称,对于普通人群的筛查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

上一页3/7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