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网友关心的“如果在北京感染后康复了,再去广州出差,会不会再感染那边的毒株”的问题,李侗曾介绍,随着元旦、春节的到来,很多人会走亲访友。从流行的毒株来看,北京是BF.7,广州是BA.5、BA.5.2,实际都是BA.5下面的亚分支,算近亲关系,感染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人体的抗体水平比较高,不仅对本毒株BF.7有抵抗力,对于它的这些“近亲”也可以交叉免疫,不太可能在近期感染。
会不会发生二次感染?“这取决于本人的抵抗力、上次感染后间隔的时间和病毒的变异情况。目前北京和广州是相近的毒株,至少三个月内大家是没有必要担心的。免疫力好的人,半年内都不需要担心。”李侗曾说。
南北方毒株分别是什么型号有哪些差异
有分析指出,北方的毒株是奥米克戎BF.7,它的传染性更强导致的发热头痛等症状要高于广州深圳的BA5.2。但很快就有专家澄清,BA.7与BA5.2在传播能力与致病性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又有人说,是北方的气候导致的传播差别,现在北方正是寒冬和零下10来度的低温,这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而南方广州深圳现在的气温还保持在20度上下,气温每高10度病毒传播速度会降低20-30%。
气温高低确实对病毒的传播速度有影响,但现在的奥米克戎,已经经历几代进化,其传播系数R0已经高达18.6(相对流感的是1.5),单单温度的影响已不足以出现如此巨大的南北差异。
更加能说明问题的是,毗邻深圳广州的香港,今年二月春节过后尝试共存模式,结果防疫刚一放松,就出现了病毒大爆发。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香港大部分居民都感染了新冠。当时的气温与现在12月的正好接近。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南北的直观差异呢?
依我看,除了在传播面的细微差别以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导致了感觉上的巨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