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铅中毒原因
铅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主要以磷酸氢铅、甘油磷酸化合物、蛋白复合物或铅离子状态分布全身各组织脏器,最后约有95%的铅以不溶性的正磷酸铅稳定地沉积于骨骼系统,仅5%左右的铅存在于肝、脑、心等器官和血液中。骨铅与血铅处于动态平衡中,当血铅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引起急性铅中毒症状。
1、环境因素:
(1)电池制造业、金属冶炼业、印刷业等是引起铅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
(2)从事与铅有关的工人工作后,若未能及时将工作服进行更换及淋浴,则有可能将工作过程中黏附在衣物、毛发上的铅带往家中而导致污染。
(3)使用煤制品做饭、取暖或室内吸烟、使用含铅的油漆等均会造成铅污染。
(4)经常食用爆米花、皮蛋、罐装食品等均可能引起血铅升高。
(5)居住在马路附近、周围有工厂、周围墙皮脱落亦可造成铅污染。
(6)使用含铅量高的化妆品可使人体吸收铅量增多
2、年龄因素:
(1)消化道作为儿童吸收铅的主要途径,较成年人经过呼吸道吸收高出5~10倍。
(2)婴幼儿及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吸收大量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加重铅的吸收情况。
(3)儿童胃排空的速度较成年人更快,因此,在胃排空的前提下对铅的吸收较充盈时高出45%,甚至更多。
(4)儿童体内由于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导致其排铅的能力较小,通过大小便排出的铅仅有65%左右,仍有剩余35%滞留在体内。
(5)长期使用含铅的学习用品、玩具、护肤品或外用药膏,吮吸手指、咬铅笔及不洗手均会导致铅的摄入量过多。
血铅中毒的诊断分级和临床表现是什么?
在卫生部2006年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中,将血铅增高者分为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并规定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要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具体如下:
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ug/L。
铅中毒: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ug/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ug/L。
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0-449ug/L。
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450ug/L。
儿童铅中毒可伴有某些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如腹隐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血铅等于或高于700ug/L时,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