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岁的孩子每天建议饮水800-1200毫升,具体水量受活动量、季节、饮食含水量等因素影响。
7-10岁儿童每日基础代谢需水量约为每公斤体重50毫升,以平均体重25公斤计算,基础需水量约1250毫升。其中约300-500毫升可通过食物摄取,剩余需通过直接饮水补充。建议分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
运动后需额外补充水分,每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建议增加100-150毫升。夏季或体育课后可适当增加至1500毫升,观察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剧烈运动后建议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但需控制糖分摄入。
冬季干燥环境或暖气房内建议保持最低800毫升,夏季高温时需提升至1200毫升以上。空调环境中每2小时应主动饮水50-100毫升,可通过设置定时提醒培养规律饮水习惯。
若日常饮食包含粥类、汤品、水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可适当减少直接饮水量。每100克瓜果蔬菜约提供80毫升水分,需注意高盐零食会加速水分流失。
体型偏胖儿童可按每公斤40毫升计算,瘦弱儿童可适当增加。发热、腹泻等特殊情况需遵医嘱调整,服用某些药物时可能需增加饮水量。不建议用饮料替代白开水。
培养儿童自主饮水习惯可从配备专属水杯开始,选择带有容量刻度的透明水杯便于观察。上学期间准备500毫升水壶,分上午、下午两次补充。睡前2小时控制饮水量,避免影响睡眠质量。注意观察孩子日常排尿频率和尿液颜色,尿量过少或颜色过深均提示饮水不足。教育孩子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建立定时少量饮水的健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