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增辉
从事皮肤疑难病的科研研究与临床治疗四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皮肤病的治疗有较高的造诣,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进修,跟随多位名老中医从医,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各种皮肤疑难顽症,辨症准确,尤其在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鱼鳞病、癣病、痤疮、酒糟鼻、色素病、红皮症、瘙痒症、扁平苔藓、过敏性紫癜、皮肤淀粉样变、疥疮、脱发、白发、手足癣、股癣、红皮病、掌趾脓包症、疣、雀斑、黄褐斑(汗斑)等皮肤常见病、疑难病方面有精深独到的研究和治疗方法,并在预防复发上有独到的见解,曾多次应邀出席国际皮肤病专业学术交流,多年来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周到的诊疗服务,深受患者的好评。
王医生
王医生,长期从事皮肤性病学的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皮肤性病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对感染性皮肤病的诊治,如真菌病和性传播感染的诊治。
孙医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讲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系,博士学位。美国密歇根大学皮肤科访问学者。发表SCI文章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7篇。从事银屑病、皮肤淋巴瘤方面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级课题一项。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6年。
李医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特需门诊专家。擅长成人及儿童常见皮肤病的诊治,皮肤科学管理及医疗美容的各项常规操作。
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白癫风、疱病、红皮病、红斑狼疮等各种皮肤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于日本顺天堂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流学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专家。专业方向为各种常见及罕见皮肤病以及皮肤激光美容、护肤及化妆品使用科普等。
陈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专家,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常委, 第一届玫瑰痤疮与面部敏感皮肤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光动力学组副组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标准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 2002年至2004年作为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及皮肤老化研究室访问学者,主要研究皮肤老化的发生机制以及抗老化治疗。
李文海
李文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门诊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04年5 月至2006年5月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医院皮肤科、临床研究所皮肤老化实验室担任访问学者。2002年发现并报告色素血管性斑痣错构瘤病,2004年对国内的性病恐怖与性病过治现象做过系统分析。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参与著书7部。曾获临床医师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员工奖。主持并完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内基金、主持中华医学会欧莱雅基金,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大学985项目基金、重点学科建设基金等科研基金。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委员、梅毒研究中心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性传播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性病研究中心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激光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医美容分会理事;卫生部临床医学科普专家;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民医院皮肤科专业基地住培主管;《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审稿专家。
温广东
温广东,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肿瘤学组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委员。 擅长皮肤肿瘤、瘢痕、色素痣与黑素瘤、甲病、多汗症、皮肤淀粉样变、皮肤外科。 参与翻译了《谢尔-丹尼尔甲病》、《脱发》、《皮肤病理学》、《凯利风湿病学》等多部皮肤科专著。 国际首报不累及腋臭手术部位的间擦疹型手足综合征,国内首报由SNRPE基因突变导致的少毛症,以及生酮饮食与减肥手术相关的色素性痒疹,国内首次采用生物制剂成功治疗泛发性苔藓状皮肤淀粉样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
田野
田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200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 先后师从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名老中医瞿幸及首都国医名师王珂。 从事皮肤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20年。 临床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湿疹、带状疱疹、斑秃、脱发、痤疮、黄褐斑、白癜风等常见皮肤病。并从事激光美容及皮肤外科工作。 主持参加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4篇,著作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