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快速导航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是一家三级眼耳鼻喉专科医院...[详情]

警惕挖耳"挖"出鼓膜穿孔

作者: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2019-11-08 16:31:20

众所周知,耳内过多滋生的"耳屎"会骚扰我们,有时甚至瘙痒难忍.如今,大多数人常不由自主地身体力行--自挖耳朵,没想到一来二去竟养成了习惯,不挖耳朵就感觉浑身不自在.更可怕的是,挖耳朵的工具也五花八门:挖耳勺、棉棒、火柴棍、曲别针等,不一而足,恨不得用上十八般武艺.一旦耳痒,则不分时间、地点,随痒随挖,殊不知,此举暗藏诸多祸端.

警惕挖耳"挖"出鼓膜穿孔

人们一般以为"耳屎"就是耳内的垃圾,其实它有一个非常有意境的学名叫"耵聍".耵聍是外耳道叮咛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富含许多大家意想不到的成分:如氨基酸、脂肪酸、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耵聍可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保护鼓膜.

耳内耵聍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耵聍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下颌运动,借助耳道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干燥成痂、自动排出.因此,常挖耳朵可以说是多此一举,更确切地说,常挖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耳朵的疾病.

挖耳用力会引发多种外耳疾病

外耳道是一自外耳道口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呈"S"型曲线.外耳道的皮肤薄如丝蝉,皮下组织稀少,与软骨膜附着紧密.挖耳时尖锐的挖耳器具或粗暴的挖耳方式常引起外耳道的损伤,甚至出血.

如果挖耳用力过度,可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鼓膜,长期刺激可引起外耳道充血、肿胀,细菌趁机而入;也可因来回搔刮,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会形成外耳道疖肿和外耳道炎.

对于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抗生素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诱发真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常会使人坐立不安,这时*用抗真菌药物才能奏效.

外耳湿疹是发生于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多见于过敏体质的小儿.但如果长期习惯性地挖耳朵,造成外耳道皮肤的粗糙、厚、表皮皲裂、脱屑,进而出现局部的炎症、剧痒,也可引起外耳湿疹.湿疹渗出液的长期刺激可继发感染,合并外耳道炎,此时容易引起误诊,并难以治疗.其实,外耳湿疹和外耳道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又有*的关联.


推荐医生

更多推荐医生

医院资讯

更多医院资讯
快速导航